当今社会,父母对儿童青少年身材高矮相当重视,常常认为与孩子今后择业和婚姻有关,不少父母因自己的孩子身材矮或长得慢而忧虑,有些孩子也因为自己较矮迫切想了解能否长得更高一些。那么如何让孩子尽量长高一些,让自己的孩子“高”人一头呢?
生长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现象,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先天遗传因素、后天营养因素及人体内分泌的调节作用。
遗传决定孩子的身高增长潜力。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下成长的儿童,其成年后所达到的最终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身高,这就是遗传的作用。家长可用下列公式预测孩子成年后的身高:
男孩身高(厘米)= (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 / 2±5
女孩身高(厘米)=(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 ±5
所以,在判断一个孩子有无生长异常情况时,要考虑父母身高对孩子的影响。
要想让孩子长得高,建议家长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
1、充足、均衡的营养素供给是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督促孩子每天良好的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特别要适当补充动物性蛋白。蛋白质缺乏会直接影响身高的增长,一些重要的微量元素如锌、铁和b族维生素缺乏也容易造成孩子身材矮小,而钙、磷及维生素d作为骨骼的重要物质基础,对身高的生长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每天要保证喝250—300毫升牛奶;1—2个鸡蛋,1—2两动物性食品(肉、鱼、虾等),适量的谷类及水果蔬菜。
2、坚持体格锻炼,注意劳逸集合
运动并不能使遗传身高增加,但是运动可以促进遗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据研究证实,运动比不运动的儿童平均高2—3厘米。所以家长应督促孩子每天至少要有20—40分钟的有效运动时间,在这段时间孩子的心率达到120—140次/分,出汗、发热、面色红润。有助于身高增长的运动有:弹跳运动,如跳高、跳绳、跳远、跑步等,有助于四肢运动;伸展运动,如单杆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前后弯腰、体操和种种悬挂性运动,有助于脊柱骨和四肢骨的伸展;全身性运动,如篮球、排球、足球和游泳等,有利于全身骨骼的伸展延长。
3、充足的睡眠
生长激素在睡眠状态特别是深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的3倍左右,每天要保证8—10小时睡眠时间,使体内生长激素和其他身长发育有关的激素处于最佳的分泌和发挥功能的状态。
4、愉悦的环境和心情是身高增长的催化剂
有研究表明,儿童长期心理压抑,可使生长激素的分泌减少,不利于身高增长,所以要创造条件,使孩子保持愉悦心情。
5、少吃甜食
低血糖可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所以要想孩子长高,应控制孩子甜食。
6、定期体检,孩子矮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孩子出生后应带孩子到儿童保健专业机构,定期体检,如果发现孩子婴幼儿期(3岁以下)生长速度低于每年7厘米,儿童期(3岁—青春期)生长速度低于每年5厘米,青春期每年低于5.5—6.5厘米,身高低于同龄健康小儿平均身高(参照身高标准表)2个标准差(-2sd)或在生长曲线第3百分位以下者,属于身材矮小。应该先领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然后在医师的指导下服药,而不要盲目地服用一些增高药。矮小症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疾病引起的,如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等,这些疾病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孩子的身高增长可不受影响,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晚长”而延误了治疗时机。
同时指出,有相当大比例的身材偏矮的儿童没有任何疾病,他们的矮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遗传因素,正常人群中的高矮是自然现象,勿需自卑。